[特邀报告]含铁矿物指示中国东部沿海晚第四纪海侵

含铁矿物指示中国东部沿海晚第四纪海侵
编号:931 稿件编号:426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0:25:50 浏览:451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3:0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议:[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2]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11(18日下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大陆边缘的沉积过程对海平面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根据大陆边缘沉积物重建海平面变化历史,常用的指标包括微体古生物和沉积构造。然而,在缺乏微体化石和沉积构造的情况下,自生矿物可能提供新的见解。含铁矿物常见于大陆边缘的沉积物中,包括碎屑铁氧化物、层状硅酸盐矿物(如绿泥石)、硅酸盐碎屑矿物和自含铁生矿物,包括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胶黄铁矿(Fe3S4)等。东海内陆架浙闽泥质区具有沉积连续,沉积速率高,有机碳富集的特征,是研究沉积和成岩环境演化的理想区域。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黄铁矿硫的含量及其与总有机碳的比值(TS/TOC)可示踪海平面变化,其它类型的含铁矿物(即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的相对含量随沉积环境的变化而显著波动,这表明含铁矿物可能对环境演化做出敏感反应。本次研究中,我们利用在浙闽泥质区采集的跨越18.5 ka的沉积物岩心ECMZ,探讨含铁矿物的相对含量作为海平面变化指标的可行性,特别是自生含铁矿物如何指示岩心位置的第一次海水入侵(FSI)以及研究区域内的最大洪泛面(MFS)。
我们的结果表明,自生菱铁矿在13.2ka之前表明了甲烷生成的陆地环境。莓状黄铁矿最初出现在约13.2 ka,记录了研究区域的FSI。此外,自生黄铁矿和菱铁矿在13.2和7.5 ka之间的共存表明,它们形成于硫酸盐浓度有限的半咸水环境。13.2-7.5 ka期间磁铁矿和赤铁矿含量的持续轻微下降表明海平面持续上升,直到达到7.5 ka的MFS。海平面达到MFS后,与古气候相关的可用有机碳成为含铁矿物类型的主要控制因素。这些结论与基于沉积构造、地球化学、微体化石等指标恢复的沉积环境演化历史一致,为重建海平面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字
晚第四纪,海平面变化,东部沿海,沉积环境,含铁矿物
报告人
刘喜停
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稿件作者
刘喜停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