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铜绿山斑岩-矽卡岩型Cu-Fe-Au矿床钴、碲和硒富集机制初探

铜绿山斑岩-矽卡岩型Cu-Fe-Au矿床钴、碲和硒富集机制初探
编号:874 稿件编号:400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0:18:16 浏览:42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9:0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议:[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 [S15-4]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5、专题15.7、专题15.8(20日上午,201)

暂无文件

摘要
铜绿山是鄂东南矿集区最大的斑岩-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床,伴生可利用关键金属元素包括钴、碲和硒。本文以铜绿山斑岩型、矽卡岩型和大理岩型矿石为对象开展精细矿物学工作,获得以下几点认识:
1. 早硫化物阶段:含钴黄铁矿(钴可达1.0 wt. %)+含硒辉碲铋矿±碲银矿±方硫钴矿。黄铁矿从粗粒自形向多孔结构的转变暗示成矿物环境由稳定转变为轻微流体沸腾。斑岩型矿石仅发育该阶段矿物组合,且三种矿石类型中的关键金属矿物种类无明显差异。
2. 晚硫化物阶段:富钴黄铁矿(钴可达19.2wt. %)+硫铜钴矿+碲银矿。在矽卡岩型矿石中出现辉(硒)碲铋矿-自然碲-硒银矿组合,暗示强烈流体沸腾导致fO2和pH升高,钴矿物沉淀;而碲-硒则通过气相-冷凝作用沉淀。大理岩型矿石中细小的富钴黄铁矿-硫铜钴矿-铅锌矿物,暗示流体混合导致的pH升高导致钴矿物沉淀。

 
关键字
铜绿山;钴;碲;硒;富集机制
报告人
吴晓林
博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吴晓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谢桂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战略性金属矿产找矿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徐净 福州大学
VoudourisPanagiotis National and Kapodistrian University of Athens
刘文元 福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