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贴报告]青藏高原雷暴活动和结构的研究

青藏高原雷暴活动和结构的研究
编号:755 稿件编号:170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46:56 浏览:39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0:13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议:[SP] 张贴报告专场 » [sp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本研究使用基于Fengyun–2E(FY–2E)卫星的观测资料与全球闪电定位网(World Wide Lightning Location Network,WWLLN)闪电数据建立的雷暴云特征数据集、犹他大学根据热带测雨任务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观测数据生成的雷暴降水特征数据集(Radar Precipitation Feature,RPF)。研究了青藏高原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雷暴云的雷达反射率结构等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高原上空约93.9%雷暴发生在5月至9月,82.7%的雷暴出现在当地时间的12至21时,对应的峰值分别为8月和当地时间14时。高原雷暴活动整体呈现出南部强于北部、东部强于西部的特点。三个主要的雷暴活动中心位于高原东南(约100°E,29°N)、中南(约92°E,30°N)和西南(约88°E,30°N)。高原雷暴云平均面积(TBB≤−32°C区域)为1.8×104km2。约32.9%的雷暴具有由TBB≤−52°C的区域组成的强对流核,平均的强对流核数量与强对流核的面积占比分别为3.6和25.4%。上述参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进行了分析。高原20 dBZ和30 dBZ顶高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南高北低特征,高原南部的相应均值普遍大于11.2 km和9.3 km。高原20 dBZ和30 dBZ面积空间分布呈现东大西小的特征,其中东部地区对应均值普遍大于1000 km2和180 km2。雷暴闪电频次的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部大于西部、北部大于南部的特点。雷暴的闪电密度呈现高原西部和东北部强而东南部弱的特点。月变化上,雷暴的30 dBZ垂直、水平扩展和雷暴闪电频次在暖季数值更大。日变化上,雷暴的垂直和水平扩展以及雷暴闪电频次在下午时段显著增加。
关键字
青藏高原,雷暴活动,雷暴结构
报告人
杜洋星熠
硕士研究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稿件作者
杜洋星熠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