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150年变迁: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150年变迁:过去、现在和未来
编号:627 稿件编号:289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12:50 浏览:53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1:47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议:[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 [S11-4]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3、专题11.14(19日上午,212)

暂无文件

摘要
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也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当前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是否发生变化及近百年来变化规律尚不清楚,很多研究对未来干旱的预测忽略了CO2对潜在蒸散的影响,高估了未来荒漠化扩张的趋势。本研究基于《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对荒漠化发生区域的定义,考虑未来CO2浓度增加对潜在蒸散的影响,利用高分辨率格点气象数据(CRU TS4.06)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10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分析了当前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空间分布、过去120年的演变规律和未来30年变化趋势。研究表明:①以1991~2020年为基准期,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约为480万 km2,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50%。②过去120年(1901~2020)中国荒漠化潜在区域总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变化转折点发生在1978年;气候整体转向更湿润,潜在发生面积减少3.5万km2。③未来从低到高3种排放强度下,到2050年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相比现状分别下降5.51%、4.70%和3.73%,随排放强度增加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面积变大;未来整体气候转向更湿润,不考虑CO2浓度增加的影响,会高估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面积。综上所述,预计未来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面积将减少,但我国仍有接近一半的国土面临潜在的荒漠化风险,维持较低的排放强度有助于降低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的面积。
关键字
气候变化;潜在蒸散;排放情景;Penman-Monteith公式
报告人
蔡依霏
硕士研究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稿件作者
王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蔡依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