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沉积物悬浮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沉积物悬浮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编号:3756 稿件编号:288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4 11:13:40 浏览:40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51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7min

所在会议:[S20]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 [S20-4] 主题20、城市海岸带与陆海统筹 专题20.8、专题20.10(20日上午,109)

暂无文件

摘要
沉积物再悬浮是常见的扰动沉积物结构的常见底栖过程之一,可通过剧烈改变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来影响污染物的迁移释放行为及生物效应。已有研究充分揭示了这一过程对于改造沉积物重金属的形态及释放的影响过程及机制,然而对于生物效应的影响较为欠缺。由于缺乏直接快速定量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手段,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化学提取法推测其生物有效性的变化过程,准确性不足。本研究运用新型同位素示踪技术快速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开展实验研究不同悬浮时间(2h,12h,24h,3d,7d)处理后,以及7天悬浮的沉积物经不同时间(2h,12h,24h,3d,7d)稳定处理后,重金属在沉积物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过程,以及对应的生物有效性的变化过程。研究发现,沉积物再悬浮促进重金属向水相解离,而沉积物稳定阶段水相的重金属会重新被颗粒态吸附。但是这两个阶段中,生物有效性的变化过程与化学行为并不完全一致。我们观察到沉积物再悬浮过程提高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但是在稳定阶段,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并没有相应降低,反而是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结合化学表征推测,这可能是由于稳定阶段,被重新吸附在颗粒相上的重金属仍然具有较高的生物有效性。因此,如果仅通过化学测定来推断生物有效性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从而低估悬浮后沉积物的生态风险。本研究结果为精准评价近岸水域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关键字
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同位素示踪技术
报告人
谢敏伟
副教授 厦门大学

稿件作者
谢敏伟 厦门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