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喀斯特高原区泸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喀斯特高原区泸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
编号:3579 稿件编号:79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22:34:08 浏览:39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56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议:[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 [S14-9]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21、专题14.23(20日上午,402)

暂无文件

摘要
为探究喀斯特高原泸沽湖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23 年1月(旱季)、4 月、7 月(雨季)和10月分别对鹤地水库泸沽湖五种典型土地利用下的湖区开展调查分析。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种类8门117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介于3.12×104~1.48×106 cells·L-1,雨季高于旱季,近岸湿地区显著高于其土地利用湖区,且各湖区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全年除夏季以金藻门为主外,均以硅藻门为主,第一优势种均为硅藻门的脆杆藻;浮游植物种类丰度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蓝藻门主要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平裂藻、鱼腥藻,绿藻门主要优势种为空球藻和实球藻,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颗粒沟链藻、脆杆藻、星杆藻和舟形藻,近岸湿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RDA和Mantel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泸沽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水温、氮磷营养盐。此外,研究还发现近岸湿地区是整个湖区营养盐和有机物的主要来源,近岸湿地的大型沉水植物需要进行有效收割管理,减少两者对回去的输入。本研究提供了云贵高原地区典型高原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背景信息,并分析了群落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湖区的水质演变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字
喀斯特区,泸沽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影响因子
报告人
鲍乾
四川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鲍乾 四川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