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末次盛冰期以来热带辐合带的强度,位置,和范围变化

末次盛冰期以来热带辐合带的强度,位置,和范围变化
编号:354 稿件编号:107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8:35:04 浏览:46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0: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 [S1-4] 主题1、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专题1.7、专题1.6(19日上午,304)

暂无文件

摘要
         热带辐合带(ITCZ)通过其对流强度,纬度位置,及宽度的变化在调控热带水文气候及全球水循环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其长期变化及相应驱动机制尚不清晰,主要因为从古气候代理记录中分离热带辐合带的变量及变化较为困难。基于这个背景我们发布了印尼苏拉威西岛西南部的一个新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并将其与海洋大陆的其他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相结合。利用区域ITCZ切面上石笋氧同位素的空间梯度,我们重建了过去三万年间海洋大陆上ITCZ的变化。我们发现ITCZ的对流强度从冰期到全新世整体增强,大致遵循气候边界条件的变化。区域ITCZ的平均位置在过去三万年间纬向移动不超过3°,与大气能量框架推导结果一致。然而,不同于现代观测及未来全球暖化的模型预测,ITCZ在晚全新世和大部分的冰期发生收缩,而在HS亚冰期及早中全新世有所扩张。我们还发现在末次冰期和消冰期期间,显著的千年尺度ITCZ变化跟北大西洋环流强度紧密关联,而在全新世,其主要由沃克环流的长期变化调控。
关键字
石笋氧同位素,热带辐合带,末次盛冰期
报告人
袁淑方
博士后 南洋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袁淑方 南洋理工大学
刘光鑫 云南大学
HONG-WEICHIANG 国立台湾大学
王先锋 南洋理工大学
何少能 南洋理工大学
姜修洋 福建师范大学
BijaksanaSatria Institut Teknologi Bandung
ImranAndi Hasanuddin University
WicaksonoSatrio IUCN Asia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