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峰丛洼地典型岩溶关键带碳汇效应研究

峰丛洼地典型岩溶关键带碳汇效应研究
编号:3452 稿件编号:43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9:22:32 浏览:39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9:13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5min

所在会议:[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 [S14-5]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0、专题14.14(19日上午,B2鹭江厅VIP4)

暂无文件

摘要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IPCC AR6)显示大气中CO2的含量正在持续上升,2011年至2020年期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19世纪末的平均温度高出1.1 ℃,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气候相关的极端灾害事件频繁发生,全球气候治理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岩溶作用参与的碳循环过程可以产生碳汇,为当前气候变暖的全球危机及国家寻求碳汇和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岩溶区域的碳汇效应对整个地球系统科学的贡献研究并不明确,碳汇的系统评价和计算方式也比较匮乏。
岩溶关键带是岩溶地球系统科学的最新研究,涵盖了以“碳-水-钙”循环强烈的表层岩溶带和岩溶地下空间,具有为人类生存服务和促进地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功能。本文以广西柳州官村峰丛洼地典型岩溶关键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机器学习模型、离子浓度法、水化学方法和同位素等方法对岩溶关键带植被、土壤和岩溶碳汇进行定量计算和比较,分析植被、土壤和地下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碳酸盐岩风化机制。有以下几点认识:
(1)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官村岩溶关键带边界进一步圈定,确定了岩溶关键带面积为30.5 km2,土层厚度为0.94 cm~2000 cm,下伏基岩均为碳酸盐岩主要发育泥盆系上统融县组(D3r)灰岩和泥盆系上统桂林组(D3g)白云岩。区内发育一条地下河——官村地下河(GGW),地下水自西北流向东南,以岩溶天窗、溢流天窗和表层岩溶泉的形式出露地表,全长约7.5 km,贯穿整个研究区。
(2)通过2023年7~8月采集的土壤样品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采样点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在6.5~94.7 g/ kg之间,均值为25.7 g/ kg,高于中位数21.2 g/ kg,SOC含量高的采样点数量相对较多;CV值为57.89%,为中等变异,SOC含量离散程度较高;通过对SOC影响因子进行分析,选取土地利用类型、高程、坡度、容重、含水率、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影响因子进行SOC预测建模;通过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三种机器学习建模对SOC含量进行预测,XGBoost模型在MAE、RMSE和LCCC上均表现较好,并且拟合的决定系数(R2)也较高,整体预测效果最佳,选取XGBoost作为研究区SOC最佳预测模型;基于XGBoost预测模型的SOC含量计算出SOC密度(SOCD)和碳储量,研究区SOCD平均为11 176.64 tC·km-2,SOC储量为335963.89 tC;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剖面SOC数据为基础,官村岩溶关键带土壤碳汇强度(Cs)为193.25 tC·km-2·a-1,相当于708.57 tCO2·km-2·a-1
(3)通过遥感数据计算官村岩溶关键带生态系统碳汇为455.36~738.94 tC·km-2·a-1,平均值为612.87 tC·km-2·a-1,即为2 247.19 tCO2·km-2·a-1,则植被碳汇强度(Cv)为1 538.62 tCO2·km-2·a-1
(4)通过2021年四个季度对地下河流域(GGW)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HCO3-和Ca2+是主要的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当量浓度和TDS反映了碳酸盐岩强烈的风化作用;根据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显示,GGW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水岩作用过程除了H2CO3风化碳酸盐岩外,还有H2SO4和HNO3风化碳酸盐岩;在考虑H2CO3、H2SO4和HNO3共同参与的水岩作用过程,用δ13CDIC计算H2CO3风化碳酸盐岩的CO2消耗量为2.38 mmol·L-1;CO2净消耗量用[HCO3-]mol-[Ca2++Mg2+]mol表示,平均净消耗量为1.98 mmol·L-1;用CO2净消耗量计算GGW的岩溶作用碳汇强度(Ck)为86.37 tCO2·km-2·a-1;不考虑外源酸作用利用水化学径流法计算GGW的岩溶作用碳汇强度(Ck)为94.49 tCO2·km-2·a-1,CO2净消耗量是水化学径流法计算的CO2汇量的91.41%;碳汇强度(Ck)为2008年的1.91倍。
综上所述,官村岩溶关键带碳汇强度(Ckcz)为2333.56 tCO2·km-2·a-1,其碳汇量为70146.81 tCO2·a-1,岩溶土壤、植被和岩溶作用碳汇分别占关键带碳汇的30.36%、65.93%和3.70%,对大气CO2的碳汇潜力巨大。可为国家“双碳”目标和人工干预增加岩溶碳汇潜力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
岩溶关键带;岩溶作用;岩溶碳汇;土壤有机碳(SOC);峰丛洼地
报告人
陈发家
硕士研究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发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肖琼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