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报告]地下水回补驱动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以石家庄滹沱河回补区为例

地下水回补驱动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以石家庄滹沱河回补区为例
编号:3448 稿件编号:34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3 19:17:12 浏览:425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24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2min

所在会议:[S1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 [S14-4] 主题14、水文地球科学 专题14.11、专题14.17(19日上午,B2鹭江厅VIP3)

暂无文件

摘要
为研究滹沱河生态补水工程对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的影响,本文在对石家庄市滹沱河回补区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基础上,采用水文地球化学分析、多元统计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地下水回补驱动下水化学演化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滹沱河持续回补过程中,研究区不同受水段及回补时段地下水化学分带明显。随HCO3-Ca型南水北调水和HCO3·SO4-Na·Mg型混合河水的补给,研究区上游生态景观段(Ⅰ区)地下水逐渐由HCO3·SO4-Na·Mg型转变为HCO3·SO4-Ca·Mg型水,下游自然河段(Ⅱ区)地下水由SO4·HCO3-Mg·Ca型转变为HCO3·SO4-Ca·Mg型水,在局部再生水汇入区地下水劣变为SO4·Cl·HCO3-Ca·Mg型水。优质南水北调水的输入有效促进了滹沱河沿岸地下水质改善,地下水中宏量组分含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或趋于稳定。地下水中Ca2+、Mg2+、HCO3-含量变化主要受河水混合稀释和水岩作用影响,Na+、NO3-、Cl-、SO42-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劣质再生水的汇入补给会加速地下水污染。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地下水演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碳酸岩盐风化溶滤及阳离子交换反应、人为污染物输入混合和氧化还原环境变化,其贡献率分别为40.24%、15.10%、12.34%。
关键字
地下水回补;污染特征;水化学演化;成因分析
报告人
孔祥科
副研究员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稿件作者
孔祥科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