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北极典型海底冻土区大气甲烷浓度及驱动机制

基于卫星遥感监测北极典型海底冻土区大气甲烷浓度及驱动机制
编号:3046 稿件编号:116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2:35:45 浏览:42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0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7] 主题17、冰冻圈科学 » [S17-3] 主题17、冰冻圈科学 专题17.12、专题17.5、专题17.9(19日下午,306)

暂无文件

摘要
海底多年冻土是由于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过程随着海平面的变化,陆地多年冻土被海水淹没从而下覆于海表底部的冻土层。其主要分布于北极海岸带,当前海底多年冻土面约为200(100-27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表层重要的碳库。其中,有机碳主要以甲烷水合物的形式储存在海底多年冻土。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海底多年冻土面临快速退化和碳释放的风险,最终影响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特别是在海底冻土主要分布区东西伯利亚大陆架观察到大气甲烷从海洋释放至大气。目前,对海底多年冻土碳库、温室气体产生与释放大小及其影响机制等的研究非常有限,北极海底冻土区碳循环研究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北极海底冻土区碳排放受诸多因素影响。卫星遥感监测甲烷浓度具有长时间序列、高空间分辨率的特点,本文使用大气热红外探测仪(AIR)甲烷浓度数据,分析海底多年冻土区甲烷浓度时空分布,以及海表温度、海冰密集度等对海底多年冻土区甲烷浓度影响。
 
关键字
北极海底冻土、温室气体、甲烷水合物、冻土退化、气候变化
报告人
谢思敏
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稿件作者
杜志恒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谢思敏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