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粪化石研究揭示化石埋藏新机制
编号:2965 稿件编号:429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20:55:09 浏览:41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4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16]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 [S16-1] 主题16、古生物、古地理与古环境 专题16.12、专题16.11、专题16.10(18日下午,401)

暂无文件

摘要

生物化石为解读地球生命的演变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绝佳材料。一直以来,研究认为细菌的腐解过程在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真菌作为一类真核生物,不仅与细菌扮演着类似分解者的角色,而且同样起源与前寒武纪。真菌是否在化石矿化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直是未解之谜。本研究对来自南京汤山驼子洞早更新世的粪化石材料开展了详细研究。粪化石形态、成分和内含物特征表明驼子洞粪化石来自于鬣狗这类凶猛捕食者。电镜观察显示粪化石由纳米级别(直径30 nm)的羟基磷灰石纤维构成,且其形态结构和组织方式排除它们是骨质材料的骨胶原纤维和矿化微生物细菌的可能。在由细菌诱导所矿化形成的化石材料中,几乎没有观察到这类纳米级别的羟基磷灰石纤维。研究利用现代真菌培养实验,以黑曲霉这类常见于动物粪便中的微生物为对象,以抛光得到的粪化石作为固体基质提供钙、磷等元素,在实验室开展了黑曲霉生长和诱导矿物沉淀实验。培养结果发现在钙、磷元素供给充足条件下,黑曲霉表面诱导沉淀得到了与粪化石内部矿物组成和形态结构十分类似的纳米级羟基磷灰石纤维。这一结果表明,黑曲霉这类真菌很可能诱导形成了粪化石中的丝状磷酸钙纤维,并促进了粪化石的矿化。
 
关键字
粪化石,磷酸盐化,真菌,生物矿化,埋藏学
报告人
罗茂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稿件作者
罗茂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