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贴报告]江淮地区夏季对流有效位能特征

江淮地区夏季对流有效位能特征
编号:2165 稿件编号:60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2 06:45:04 浏览:396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08:09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议:[SP] 张贴报告专场 » [sp12] 主题12、大气物理与气象气候

暂无文件

摘要
利用探空站温湿资料可以计算得到探空站附近的对流有效位能(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CAPE),而如何获得无探空站地域的对流有效位能就成为了本文的出发点。本文利用2018—2022年夏季江淮地区IGRA探空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实现了探空数据对ERA5再分析数据CAPE的校正,以此计算得到了江淮地区夏季逐日08时和20时(北京时,下同)校正的对流有效位能;随后结合地形分布,分析了江淮地区夏季08时和20时CAPE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发现08时CAPE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峰值约为1200 J/kg,在20时可达1500 J/kg。江淮地区夏季CAPE空间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河谷向山峰递增的特征;CAPE高值中心多出现在三山(大别山,黄山和九岭山)包夹的长江河谷地带,而低值中心一般出现在山峰地域。江淮地区夏季逐日CAPE季内变化范围较大,超过1400 J/kg;其日变化曲线谷值出现在06时,约为520 J/kg,峰值出现在17时,约为920 J/kg。此外,江淮地区夏季的CAPE与地形高度为负相关,而与地形指数为正相关关系,低海拔的陡峭地区CAPE较强。
 
关键字
江淮地区,大气不稳定度,地形指数,对流有效位能
报告人
赵文川
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稿件作者
赵文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