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中国北方植树造林的固碳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中国北方植树造林的固碳效应及其调控机制
编号:1812 稿件编号:26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8:24:00 浏览:39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08:5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S4-11]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7(20日上午,4F观海厅2)

暂无文件

摘要
      植树造林被认为是增加碳汇、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然而,当前学术界对于植树造林增汇潜力的估算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缺乏大尺度的野外调查数据;另一方面在于对植被碳动态和土壤碳动态之间的联系认识不足。植树造林带来的植被生物量增长既可通过增加凋落物输入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但同时也会增强植物对于土壤养分(尤其是土壤氮)的需求,从而激发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对二者之间这种复杂耦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的有限认知极大制约了未来植树造林固碳潜力的准确估算。
      为探究上述问题,本研究聚焦全球植树造林的热点区域——中国北方地区,历时多年,开展了大尺度的配对采样调查研究。选取了163个对照样方和614个造林样方,共调查了25000余棵树木,采集分析了11000余份土壤样品,并结合机器学习模型,系统估算了我国北方大规模植树造林的碳汇效应,进而解析了土壤氮对植被碳库和土壤有机碳库二者动态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北方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贡献了约913 Tg (1012g) 碳汇,其中74%源于植被生物量的增加,26%源于土壤有机碳固定。有趣的是,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动态呈现出不对称变化。具体来说,随着土壤氮的增加,生物量碳汇先增大后减小,而土壤有机碳则由碳汇转变为逐渐增强的碳源。这一结果表明土壤氮对于人工林生物量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关键调节作用,体现了两者由于养分需求所表现出的权衡,且这种权衡在不同树种间表现更为突出:相比之下,生物量增长更快的树种,其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变化量沿土壤氮梯度的下降更加显著。该研究成果对于实现植树造林增汇的准确核算和精确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字
植树造林,土壤有机碳,植被生物量,土壤氮
报告人
洪松柏
助理教授 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稿件作者
洪松柏 北京大学 深圳研究生院
丁金枝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