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不同品种植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不同品种植茶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编号:1782 稿件编号:28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8:21:08 浏览:37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20日 10:3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S4-11]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专题4.7(20日上午,4F观海厅2)

暂无文件

摘要
了解茶园土壤碳固存的持久性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研究发现,不同品种植茶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和稳定性间差异主要是由团聚体SOC的化学稳定性决定,这可能与其结构组成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采用13C-CPMAS-NMR技术分析了不同品种(川茶3号(CC3)、川沐217(CM217)、川农黄芽早(CN)和福鼎大白(FD))植茶土壤(0-20 cm和 20-40 cm土层)团聚体SOC的结构组成。结果发现植茶土壤团聚体SOC通常以烷基碳(27-42%)为主。种植CC3、CM217和CN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中烷氧碳占主导(29-49%),而种植FD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中却烷基碳占主导(27-42%)。此外,种植FD的土壤各粒径团聚体中较高的芳香碳含量说明其有机碳的疏水性和腐质化水平更高,这贡献了其更高的有机碳稳定性。茶园土壤表层(0-20 cm),有机碳稳定系数(SI)与四个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疏水性指数和腐质化指数显著正相关,且与> 2 mm和< 0.25 mm粒径团聚体芳香碳含量和芳香度显著正相关;茶园土壤亚表层(20-40 cm),SI仅与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的腐殖化指数和芳香度指数显著正相关。综上,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腐殖化程度的提升会导致烷氧碳的消耗、烷基碳和芳香碳在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累积,有助于茶园土壤有机碳化学稳定性的提升。
 
关键字
茶园土壤,有机碳,结构组成,稳定性
报告人
杜磊
助理研究员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杜磊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张锡洲 四川农业大学
郑子成 四川农业大学
李廷轩 四川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0592-2880181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