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湖泊药物活性化合物复合污染对鱼类的生态风险

湖泊药物活性化合物复合污染对鱼类的生态风险
编号:1717 稿件编号:14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7:48:12 浏览: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4:20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议:[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S4-9]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19日下午,215)

暂无文件

摘要
近年来,药物活性化合物(PhACs)作为典型新污染物在水环境中普遍检出,其产生的一系列负面生态环境效应对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有关PhACs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特征、营养级传递和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仍有待全面深入。为此,本研究分析了PhACs在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太湖)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并确定了需重点关注的CAFF、CBZ、SMX等为优先污染物。初步阐明PhACs在典型水生生物中的积累和营养级传递规律,调查显示,FLX、NFLU和AMI存在生物稀释效应。健康风险的评估结果表明,食用太湖水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进一步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研究了太湖典型药物磺胺甲恶唑(SMX)、米氮平(MZ)、咖啡因(CAFF)、卡马西平(CBZ)环境相关浓度下单一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仔鱼神经行为和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在环境相关浓度下,PhACs残留可能对太湖鱼类产生神经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对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威胁。本研究测定了54种PhACs在太湖水相、沉积相、生物相的含量,揭示了4种典型PhACs在环境相关浓度下单一及联合暴露对鱼的潜在毒性效应及其复杂的毒性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水环境中PhACs的分布赋存和毒性效应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字
药物化合物,鱼类,生态风险,复合污染
报告人
陈辉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稿件作者
陈辉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翁郁馨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