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报告]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碳汇作用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碳汇作用
编号:1493 稿件编号:317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16:32:23 浏览:1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08:3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4]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 [S4-6] 主题4、生态与可持续发展(19日上午,215)

暂无文件

摘要
传统上将农作物碳汇视为零,然而,我国近年实行秸秆还田将大量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土壤有机碳(SOC),间接实现了作物秸秆碳封存,但目前这部分碳封存量很不明确。本研究利用WRF大气传输模式耦合VPRM生态模型,模拟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生长过程的区域碳循环作用,并基于草谷比数据和土壤SOC封存与秸秆还田的关系计算了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还田的碳封存量。结果表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过程对区域大气CO2有显著降低作用,在华北地区年平均最大达5 ppm。三类作物秸秆碳储存量分别为176.73、90.42和222.67 Tg C yr-1。根据2018年实际秸秆还田率,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实现的碳封存量为41.81 Tg C yr-1,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170 - 350 TgC yr-1)的11.9% - 24.6%。随着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我国存在巨大的农作物碳封存潜力,能够显著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关键字
农作物,碳汇,碳封存,WRF-VPRM
报告人
冯添
研究员 宁波大学

稿件作者
冯添 宁波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 会务总协调  

● 学术安排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柳    欣

13806024185

liuxin1983@xmu.edu.cn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佳妮

15201086188

scarlett@chytey.com

刘    琳

13313708075

lliu@iue.ac.cn

 

● 会场技术服务

 

李    虎

柳    欣

18965842343

13806024185

hli@iue.ac.cn

liuxin1983@xmu.edu.cn
李招英

13860473552

lizhaoying@xmu.edu.cn

     
           
● 会场安排   ● 会议注册  

辜克兢

13950003604

gukejing@xmu.edu.cn

胡勤梅 13554192326

mary@chytey.com

窦    恒

18627754021

douheng@chytey.com

孙晓笛 18813296455 xiaodi.sun@xmu.edu.cn
           
● 商业赞助   ● 会议财务  
朱    佳 13950159036

zhujia@xmu.edu.cn

许心雅 18005960255 xuxinya@xmu.edu.cn
           

海报张贴

 

● 酒店预定及咨询

 
张    君 13860426122 junzhang@xmu.edu.cn

李    璟

18627754146

lijing@chytey.com

卢    巍 18971567453 luwei@chytey.com      

 

登录 注册缴费 酒店预订